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动态  >>  正文

湖北理工学院赴阳新县兴国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调研

发布时间:2023-01-04 来源: 阅读次数: 审核人:吴凤庭 编辑人:向文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1月3日,2023年首个工作日,湖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方胜带队赴省委宣传部“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阳新县兴国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调研。

调研座谈共同探讨百姓幸福生活如何缔造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调研座谈会在兴国镇镇政府4楼会议室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万金光,湖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方胜、副书记李金奇、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凤庭,阳新县委常委刘晨、兴国镇党委书记吴坤等参加座谈。会议由湖北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凤庭主持。

张方胜在讲话中指出,阳新是红色的沃土、文化的厚土,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工作,省委和市委宣传部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省就12家单位获评优秀,湖北理工学院是其中之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下一步,将举全校之力做好示范点建设工作:一、理论宣讲工作要围绕热点,围绕中央、省委的部署,把宣讲工作做实,向基层学习,由浅入深,注意方式方法。二、注意宣讲切入点,要接地气,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在让群众喜闻乐见上下功夫。三、围绕共同缔造,切实把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落到实处。学校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总结基层好的工作经验,既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的需要。四、学校要整合智力资源、校友资源、社会文化工作室资源等,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五、学校要进一步思考,全方位将理论面对面示范点打造成高校教师理论指导实践的“基地”,将论文写到阳新这块大地上,从而不断深入推进全省优秀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

李金奇表示,通过两年的努力,兴国镇成为理论热点面对面建设优秀示范点,是省市县委、学校、兴国镇共同努力的结果,2023年,学校要进一步挖掘人才、理论、学科专业优势,在前期示范点建设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进一步在结合上做好文章,专家学者、市委宣讲团成员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贴近百姓生活,切实发挥好优秀示范点示范效应。

万金光指出,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关键词是“理论”,湖北理工学院要进一步思考怎样将理论故事化,让老百姓愿意听、想听,并能听完用于指导实践。同时,拓宽思路,将理论特点面对面示范点变成老师教学、科研、实践、下基层的场所。兴国镇、社区、村湾要用好优秀示范点这个平台,用好学校智库资源,依托兴国镇的文化历史资源,做好共同缔造经验总结,力将阳新打造成共同缔造先进典型。

刘晨表示,湖北理工学院与兴国镇共同打造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前期工作做得非常有特色,既送来了理论大餐,也送来了技术、文化大餐,机制健全、内容丰富、效果良好。刘晨建议,作为理论宣讲的延伸,湖北理工学院可以成立理论与实践课题组,以兴国镇为调研点,重点研究乡村产业振兴的标准化生产与利益共享,探讨共同缔造、乡村治理的关键点、切入点、兴奋点,共同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吴坤汇报了2022年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情况,对湖北理工学院和兴国镇各自的工作进行详细说明,交流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座谈会后,张方胜一行走进兴国镇共同缔造示范点熊家垴社区。在熊家垴社区书记的带领下,走进金三角小区,小区内部卫生整洁,绿植繁茂,宣传橱窗内容丰富,老人健身,小孩嬉戏,小区生活氛围祥和安宁;走进社区“邻里之家”,书籍、应急医药品、爱心生活物资琳琅满目,整齐的摆放在橱柜上;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心党员政治生活馆,馆内内容十分丰富,有红色革命历史,有现代社区生活,有党员组织生活,还有丰富的社区志愿活动展示。

活动期间,阳新县委书记万鼎、县委办公室主任徐凌就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与张方胜一行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六场宣讲同步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不断延伸

市委宣讲团成员何建东、范绪枝、杨泽喜、张容、孟宏亮、思政课教师翟颖六人分别在阳新兴国镇镇委镇政府、莲花池社区、张家垴社区、东岳社区、宝塔村、熊家垴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大宣讲。

“何教授的理论分析,让我豁然开朗。正如他所说,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台下,兴国镇东岳社区党总支书记梁红快速记下一笔。

“这场宣讲很多都是身边的例子,我们老人都听得懂。”现年63岁的方春开老人是莲花池社区理论学习的常客。她表示,轻松听完2个小时的辅导报告,感觉很振奋、很满足。

宝塔村是兴国镇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自去年11月份当选村妇联主席以来,潘海燕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妇联工作结合起来。她说:“这次宣讲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孟宏亮老师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让我感觉思路一下子全打开了。”

面对基层开展理论宣讲,高校思政老师如何讲出“新鲜感”“烟火气”?为做好此次基层宣讲,湖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多轮集体学习,并要求大家针对不同对象,灵活运用身边的鲜活素材。在熊家垴社区会议室,翟颖副教授成功运用一个个、一桩桩鲜活的基层群众案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老百姓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让宣讲更生动、也更接地气。“看到有社区居民带着孩子也过来听,我顿时灵机一动,何不从大家熟悉的网上购物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果然大家很感兴趣。”翟颖说,“社科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党的创新理论,变成百姓能够理解的语言。”

听完新年首场理论宣讲,张家垴社区居委会委员张州婷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学习心得。“作为一名90后,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社区就是要用心用情为居民服务。”张州婷说。

在东岳社区,张容以《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讲了生动的一课。(记者 向文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