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由我校学工部主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学生会心理健康部承办的“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活动在我校教学楼J4-104室开展,活动参与人员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海银老师、李芙蓉老师、杨雨婷老师,以及校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和各教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全体学生干部。
此次“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活动是面对学校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和各教学院心理健康部全体学生干部开展,旨在通过心理健康部全体学生干部了解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和个别心理困扰,并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现场辅导,同时指导心理健康部学生干部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在活动开始之前,校心理部干部已将教学院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汇总后提交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本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足准备。根据提交的汇总文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包括6个方面: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社交困难、经济问题、就业困惑及生活困扰。针对共性问题,三位老师一一为在座学生答疑解惑。针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困扰,杨雨婷老师提出明晰学习动机,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及计划。因学业压力产生的情绪可采用放松、正念、冥想等方式来缓解情绪。生活困扰方面注意学业和生活的平衡,调整生活习惯,增强自身角色意识,适应大学生活。对于情感困惑和经济问题,李芙蓉老师提出异性交往讲究方式方法,结合当下情境合理应对情感问题,明确恋爱动机,提升自身素质,创建交往平台,构建交往机会。对于经济问题,她建议学先储蓄,后花钱,学会理性消费。对于经济困难而且自卑可通过坦然接受资助及努力自助两个方面来改善。吴海银老师对社交困难和就业困惑问题提出了专业建议。在社交困难方面,他提出了对同学和朋友关系进行积极的认知和建构;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建设性地处理矛盾纠纷,学会“三个说出”(说出想法看法、说出情绪感受、说出诉求);组织开展好群体活动,并约定群体规范;学一点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常识和技巧等五方面建议。对于就业困惑,他提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新就业观念;加强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克服就业心理问题;发展兴趣爱好;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等六个方面来为学生答疑解惑。



通过此次活动,有效回答了学生的共性问题,缓解了同学们在学业、生活、社交等六方面产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指导和帮助同学们有效解决自己和他人面临的心理问题,明确了作为心理健康部学生干部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促使同学们以更加轻松愉悦的状态去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通讯员 杨雨婷)